參考消息網12月18日報道 外媒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12月16日說,去年中國的專利申請約占世界專利申請的三分之一,從而在歐洲和日本創新停滯的情況下再次推動了全球(專利申請量)的強勁增長。
  據法新社12月16日報道,WIPO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銳說,新的數據確認,“從戰略上看,中國正從‘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從製造業轉向知識密集型行業”。
  去年全球大約申請了257萬件專利,比2012年增加了9%。中國處於領先地位,其後是美國和日本。
  來自中國的申請增長了26.4%,使中國在全球專利申請中所占份額在一年內從大約28%上升到32.1%。美國的申請增長了5.3%。
  日本的申請則下降了4.2%,歐洲下降了0.4%。這反映了日本和歐洲相對疲弱的經濟增長。
  高銳說,在世界各地,“全球知識產權申請趨勢反映了普遍的經濟圖景”。他說:“世界經濟的差異性表現似乎在全球創新版圖上留下了印記。”
  雖然在專利申請數量上落後於中國,但從有效專利方面來說,美國依然處於世界領導地位,它的有效專利在945萬有效專利總數中占26%。日本的有效專利占19%,居第二位。中國則排在第三位。
  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2月15日報道, 按照西方普遍認同的觀點,中國僅擅長搞低成本製造業。與此同時,印度往往會被誤認為是最適宜承接外包業務的經濟體,這些業務通常是西方政府和企業不願再費力打理的。
  這些觀念或許在10年前是對的,但現在卻不是這樣了。它們也不可能永遠是對的:認為這兩個國家將滿足於成為西方低成本製造業的替代者總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兩國迅速增長且雄心勃勃的中產階級數量已達到數以億計。
  這種策略的轉變在創新領域最為明顯。在這一領域,大批亞洲企業被低估。
  世界第二大礦業公司力拓礦業集團執行總裁薩姆·沃爾什指出,“如果不是因為亞洲專家的意見、亞洲人的獨創性和我們的亞洲盟友,我們不可能取得任何創新”。他說他比任何執行總裁都瞭解中國的創新是如何起飛的。在大量研發預算的支持下,比如國有鋁製品製造商——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所享有的研發預算,今年中國申請的與採礦相關的專利就超過了任何其他國家。
  中國企業對於侵犯其知識產權的行為也越來越不能容忍,正如今年夏季的一個案例所體現的,7家中國稀土企業將日本日立金屬公司告上美國法庭,稱這家日本企業違反了國際專利法,損害了它們的利益。
  這也表明中國正在越來越重視知識產權,與幾年前相比這是一個明顯轉折點。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中國製造的智能手機正在吞下世界
  
  【延伸閱讀】報告稱中國製造業工資已超東南亞 工資水平不會再大漲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 李金磊)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15日發佈《中國工業發展報告2014》指出,中國工資水平在過去10餘年大幅增長,製造業平均工資超過大多數東南亞國家和南亞國家,勞動力成本優勢已成往事。報告還指出,當前中國工資增長放緩,工資水平在今後一段時間內不會像前幾年那樣大幅度增長。
  中國製造業工資水平超東南亞國家 最高超6倍多
  上述報告指出,在經濟高速增長、勞動力需求大幅增加、最低工資標準制度實施以及青年勞動力供給減少等因素綜合作用下,中國工資水平在過去10餘年大幅增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51474元,其中,採礦業為60139元,同比增長5.6%,製造業為46431元 ,同比增長11.5%。
  “2010年以來,中國多數地區大幅度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工業部門的平均工資以兩位數速度增長。”報告稱,當前中國製造業平均工資超過大多數東南亞國家和南亞國家,最高已超過6倍多,勞動力成本優勢已成往事。
  報告援引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月所做的調查數據指出,上海普通工人的月基本工資為495美元,分別是吉隆坡、雅加達、馬尼拉、曼谷、河內、金邊、仰光、達卡、新德里、孟買、卡拉奇、科隆坡的1.15倍、2.05倍、1.88倍、1.35倍、3.19倍、4.9倍、6.97倍、5.76倍、2.2倍、2.38倍、3.21倍、3.8倍。
  報告稱中國工資增長放緩 不會再像前幾年大幅上漲
  報告指出,近年來國內外經濟形勢發生變化,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企業業績下滑,經濟面臨轉型升級、結構調整的壓力,在這個形勢下,最低工資標準上調幅度收窄,平均高工資增長幅度較之前以往明顯降低。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佈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有24個省份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22%;2012年有25個省份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幅20.2%;2013年全國有27個地區調整了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增幅度為17%,平均增幅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綜合經濟增長、企業經營業績、最低工資標準和勞動力供給等因素對工資的影響,可以認為中國的工資水平在今後一段時間內不會像前幾年那樣大幅度增長,但高素質人力資源的工資水平仍將保持較大幅度增長。”報告稱。
  報告建議,政府應該通過減稅等政策促進企業設備投資,提升管理,為實現工資增長與企業發展良性循環創造條件,同時應採取抑制壟斷行業平均工資增長幅度、完善個人所得稅征收制度等綜合政策措施來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完)
  (2014-12-15 11:48:00)
  
  【延伸閱讀】“中國製造”首批全自動無人駕駛列車將投入北京地鐵
  中新社長春12月1日電 (記者 賀寶慶)中國北車長客股份公司1日發佈消息稱,該公司將為北京提供60輛“無人駕駛”地鐵列車,並將運行在中國內地首條使用無人駕駛地鐵列車運營的線路——燕房線上。
  據介紹,這是中國內地首批符合自動化等級最高標準的全自動無人駕駛地鐵列車,其中有多項技術打破長期以來國外的技術壟斷。該列車最高運行速度為每小時80公里,車體採用B型不鏽鋼車體,最大載客量為1262人。
  此批列車最大的看點是可以實現無人駕駛。列車採用全世界最高自動化等級進行研發設計,無需司機和乘務人員介入操控,即可實現列車自動喚醒、自檢、自動發車離站、上下坡行駛、到站精準停車、自動開閉車門,完成運營後自動休眠等全套操作,降低了因人的行為失誤帶來的安全風險。
  長客公司介紹,將用於北京燕房線的這批列車裝載了障礙物檢測和脫軌檢測系統,這是中國首次自主掌握該項技術,打破了長期以來國外的技術壟斷。
  此外,列車轉向架裝有傳感器,可實現實時監測軸箱以及電機受力情況,用於綜合分析轉向架關鍵部件的運行安全。長客公司介紹,目前現有的人工駕駛地鐵車,緊急狀態下司機和乘客可實行對講,而無人駕駛地鐵車直接由運營控制中心與乘客進行緊急對講,煙火報警信息與視頻的聯動控制確保運營控制中心對車輛狀態的實時安全監控。
  北京地鐵燕房線,為北京地鐵房山線的西延線,主要服務於房山新城西部地區;同時,也是一條房山新城與中心城區連接線路,工程預計在2015年底建成通車。(完)
  (2014-12-01 19:24:28)
  
  【延伸閱讀】中德學者在上海探討職業教育如何推動中國製造型企業轉型與創新
  中新網上海11月27日電 (記者 許婧)來自中國和德國的百餘位學者27日齊集上海交通大學“中德職業教育國際論壇”,深入研討如何創新發展職業教育,以推動中國經濟轉型,特別是製造型企業轉型與創新的發展路徑。
  眾所周知,德國是個依靠科技興國的國家,是世界第四經濟大國,同時也是高度發達,首屈一指的工業強國。而德國政府2013年投入2億歐元推出的“工業4.0”戰略已在世界範圍內掀起新一輪工業浪潮,德國被普遍認為將是以智能製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引跑著。
  其實,支撐德國世界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正是其發達的職業教育體系。該體系通過密切跟蹤科技、產業、經濟、管理學科和實踐的最前沿發展,實現更新、擴展和重組在職人員的創新能力。職業教育在德國不僅是狹義的職業學校教育,更是涉及每一位在職人員的成人職業培訓,通過企業人才的知識和技能培訓,促進企業產生持續創新力和發展力。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導盛煥燁為論壇致辭時指出,由德國提出的“工業4.0”概念將改變整個世界的工業發展,作為製造業大國的中國,如何在這一輪工業革命中占有一席之地,決勝之計在於勞動力的知識和技術水平,而這也是牽制中國工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要趕上4.0時代,中國的工業需要並聯式地發展,即針對不同領域的現有發展水平,包括工業化、信息化、創新力、勞動力等規劃不同的發展速度和側重點”,在盛煥燁看來,職業教育有望成為整個工業體系發展速度最快的領域,因為教育資源的全球共享比技術資源共享要少去很多壁壘,引進最先進的職業教育經驗和資源,由中國專家本土化,可能是實現職業教育4.0的一條捷徑,但這需要優質教育資源和企業資源地持續支持和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的傾向。
  德國勃蘭登堡州經濟發展局局長羅爾夫·斯特裡特馬特博士與在場嘉賓分享了該州通過建立高標準的職業教育體系推動該地區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
  當天,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馬樹超教授對中國職業教育整體水平提出了十大對策並做出詳細解釋。
  本次論壇由上海交通大學和德國勃蘭登堡州經濟發展局主辦,上海交通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和上海市對外教育交流中心承辦。
  主辦方稱,作為擁有傳統工科優勢的上海交大,在第四代工業革命浪潮中,更應發揮頂尖高校的推動作用,不僅是在科技研發層面,還要從實體經濟發展的實踐層面,切實地發揮社會責任。承辦方之一的上海交大繼續教育學院則表示,將以此論壇為契機,深入挖掘國際優質教育資源,不斷引入工業4.0時代的最新技術培訓理念,為中國經濟轉型貢獻力量。複製去Google翻譯翻譯結果
  (2014-11-27 18:24:11)
  
  【延伸閱讀】外媒:金融危機後 中國製造如今更加名副其實
  貿易都去哪兒了?從數據看,外行人可能會得出結論——全球化正處於危機中。全球金融危機過後,世界商品及服務貿易最初強勁反彈,但之後又急劇放緩。全球貿易增速通常是全球經濟增速的兩倍,現在卻低於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這是40年來首次出現的局面。
  現實情況倒沒有那麼可怕。金融危機爆發後,大蕭條時期自由貿易倒退的現象並沒重演。儘管一些政府沉迷於“隱秘的保護主義”,利用法規使外國競爭者處於不利境地,但沒有一個國家大規模採用貿易壁壘。
  上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拿出了一個更可信的解釋:全球體系正經歷結構性變化。此前涉及跨境貿易的經濟活動已開始轉向各國經濟體內部,尤其是中國。因此,統計顯示的貿易增長放緩不應引起震驚,但它突顯了政策制定者應保持警覺,隨時評估和影響全球化不斷變化的未來。
  在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頭10年的“亞洲工廠”增長期內,東亞經濟體自發地將自己安排成一條製成品的生產線,往往由中國負責總裝。許多標有“中國製造”的商品,其絕大部分附加值都是在其他國家實現的,包括日本和美國等最終市場。
  然而這種模式正在改變。根據IMF和世行的計算,“中國製造”如今更加名副其實。早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進口原材料在中國出口產品中所占比例已呈下降趨勢,從2000年的50%以上降至今天的不足35%。
  相應地,貿易對GDP增長的反應靈敏程度經歷了一個長期下降過程,這有可能是永久性的。該趨勢受到了其他因素的進一步推動。雖然全球並未真的缺少低成本勞動力,但有望接過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接力棒的兩大明顯候選者——東南亞和印度——尚未接棒。3D打印等新興技術也將降低製造業對低成本勞動力的依賴,讓產品生產可以從地理上更靠近最終消費者。
  這些變化對政策制定者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貿易政策的傳統焦點——關稅和補貼的正式協定——如今已過於狹隘。政府應轉而關註影響其經濟參與全球化能力的一系列問題。例如,外國直接投資正變得比貿易更重要。無論個別投資條約有何優點,根據國內法律保護投資者權益的原則正變得日益重要。
  全球化和貿易往往被視為一回事,其實不是。大多數關稅已快速下調,不再是確定生產地址的決定性因素。技術和製造將根據各國的接納能力(而不是它們在談判條約時討價還價、從貿易伙伴那裡得到雞毛蒜皮的讓步的本事)在全球分佈。
  近年貿易增長的放緩不是一場災難。它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中國經濟模式儘管存在種種弊端,但它成功超越了總裝工序的角色,開始向價值鏈上方移動。其他經濟體也能做到這一點。全球貿易最重要的障礙並不存在於經濟體之間,而是在各經濟體的內部。
  (來源:FT中文網 譯者/何黎)
  (2014-11-25 08:24:00)  (原標題:外媒:專利申請劇增 推動中國製造走向中國創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q56pqdp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